邮箱:634017536@qq.com
手机:15967138337
电话:
地址:成都天府国际金融中心4号楼
发布时间:2022-3-8 人气:34
身处深圳特区40周年与“十四五”开局时间轴,面临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双区建设”使命,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提升建筑工业化水平势在必行。10月29日,2020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特设“产业思维和产品视角下的新型建造方式”分论坛,与业内专家共话装配式建筑发展经验,鼓励业界同仁突破行业思维、工程思维,以产业思维、产品思维引领装配式建筑发展。华阳国际设计集团董事副总裁、建筑产业化公司总经理龙玉峰携华阳经验,深入参与行业交流,开启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协同创新新视野。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参与企业增多,市场竞争加剧,已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其实施主体普遍存在产业链割裂、信息化水平低、标准化程度不足、协同性弱等短板,装配式建筑的内生价值仍待挖掘。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是一道关于设计、技术、生产、管理的综合题,从根本上考验的是建筑工业化体系的成熟度,挑战的是产品思维和产业思考能力。因此,华阳国际设计认为:装配式建筑行业在从粗放走向精细过程中,加强产业协同是关键。
如今,EPC已成为装配式建筑主要的建设模式。为充分发挥EPC的优越性,实现更好品质、更快实施、更低成本的目标,华阳国际设计经过五年的前瞻性布局,已从单点技术突破,到系统化、集成化应用的转型,并形成了以设计研发为龙头,以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体系为“一体”,以发展设计牵头EPC总承包模式和BIM信息化技术为“两翼”的全产业协同模式。EPC模式通过将方案设计延伸至生产、施工等后端环节,一方面全面提升设计师的“设计体系”和“全过程经验”,为设计提供全产业链资源的支撑;另一方面将技术前置、管理前移,施工管理也将充分融入“设计思维”,从而发挥“设计+施工总包+部品生产+全过程咨询”的集成优势。
同时在会上,华阳国际设计集团副总裁龙玉峰先生分享了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创新协同的4个方法,分别是:精细化设计、数字化设计、标准化设计和设计管理+设计理念创新。精细化设计就是将影响品质、功能和成本的重要内容前置,运用模块化理念,提高构件标准化率、模具重复次数,降低构件生产成本和施工难度,以求在设计阶段找到最佳性价比方案。发挥集成优势,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支持,数字化设计是指,BIM技术通过降低绘图工作量,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让设计师回归设计。同时将设计过程数据统计简化,实现过程成本监控,满足全过程协同需要,真正实现提质增效,为智能建造创建基础。标准化设计则是通过研发标准化产品,形成标准化系列,实现部品部件完全标准一致,增加产品可复制价值。设计管理+设计理念创新分为两个方面,管理方式上,建立全专业项目组人员构架,设置品质、成本综合专题评审,保持平台向合作方全过程开放,并定期举办设计、生产、施工交流会,实行设计师全过程轮岗实践制度;设计理念上,实行建筑师负责制,全过程全专业一体化同步设计,以体现工业化建造的工艺特点,让设计创造价值,方案决定价值。
站在“十四五”建设新起点,也迎来了产业链整合与企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建筑行业面对的,正是建筑业技术与产品创新的黄金时代。华阳国际设计将始终如一,积极加入装配式建筑的新一轮行业变革,持续为城市带来高质量、高品质、高品位的建筑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链接:https://www.gszr.net.cn/news/4370.html
该作品系作者结合建筑标准规范、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标签:装配式建筑
上一篇 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一级资质
下一篇 建筑资质办理条件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