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634017536@qq.com
手机:15967138337
电话:
地址:成都天府国际金融中心4号楼
发布时间:2022-3-8 人气:77 作者:建筑资质代办
6月14日,广州市第四批历史建筑推荐名单在广州市文物管理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原市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2017年第一次会议上审议通过,52处“上榜”建筑以城郊区村落遗产为主,其中太和镇北村的蟠翁书舍、苍屏书舍等共同组成白云区难得的书院群,也被认为是广州北部最大的乡村书院群。
广州历史建筑名单将超600处红线女旧居“上榜”
据悉,历史建筑普查、公布和维护是国家法规确定的城市政府职能,自2012年在广州历史上第一次系统组织开展了历史建筑普查和推荐认定工作以来,目前已公布第一批名单398处,第二批名单80处,第三批名单88处,共566处。加上第四批名单,广州已有的历史建筑将超过600处。
6月14日,《广州市第四批历史建筑推荐名单》(以下简称《第四批推荐名单》)提交广州市文物管理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原市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2017年第一次会议审议,最终原则通过了推荐的52处历史建筑。而根据相关规定,第四批历史建筑推荐名单在市“名城委”审议通过后,还需报市人民政府批准,提请省人民政府核定后,才算正式确定。
市国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第四批历史建筑的推荐名单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全市范围开展的历史文化遗产普查与规划中文化遗产评估的推荐,二是来自于媒体关注和公众推荐的线索。本次推荐名单以城郊区村落遗产为主,主要集中在白云、番禺、南沙三区,具有城乡相互结合、遗产类型丰富、公共性较强的特点,集中体现了广州周边村落丰富的历史遗存和建、构筑物类型。
记者从名单中看到,越秀区华乐街道友爱路20号的红线女旧居成为第四批历史建筑0001号,也是本次唯一一个位于老城区的历史建筑。
多个规模完整的广府祠堂建筑入选
本次公布的名单中,白云区太和镇北村的蟠翁书舍、苍屏书舍、月峯书舍、丽翁书舍、建阳书舍共同组成了难得的书院群。据悉,这些书舍建于清朝时期、有着200多年历史,被认为是广州北部最大的乡村书院群。旧时这里是每一个大家族的子弟上私塾读书的地方,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附近的村一级学堂仍然设在书舍里。如今书院群经过修葺后,已经成为老人活动中心和村民的文化娱乐、书画社等场所。
本次番禺也有较多的古祠堂、民居入选。专家告诉记者,岳溪村学校旧址规模较大,整体保存较好,是番禺区为数不多的民国时期学校,见证了民国时期通识教育在村落的发展。海傍后街78号民居则是番禺区少见并保存完好的,装饰工艺精美的中西结合大型民居。
村落遗产还包括乡约、商铺、门楼等建、构筑物,如小龙村乡约、东里大街商铺旧址、滘心南堤水闸与滘心乡堤基宪示碑、德寿里门楼、先锋四巷门楼等,进一步丰富了村落遗产的类型。此外,白云区江高镇的济川江公祠、南清江公祠,番禺区南村镇的江南村李氏宗祠,南沙区南沙街的仲贵祖祠等祠堂则是广州周边村落保存较好、规模完整的广府祠堂建筑,体现了村落传统公共建筑的历史风貌。
中大6处建筑将在下一步推荐名单中审议
值得关注的是,2016年7月,第四批推荐历史建筑名单进行过公示,当时中山大学位于海珠的老校区有6处建筑入选,分别是:中大医院旧址、中大化学系楼、中大物理学系楼、马应彪夫人抚养院副楼、中大梁銶琚堂、中大生物楼。但本次“名城委”审议通过的名单并未包括中大的6处建筑。
对此,市国规委回应称,根据专家指导意见,第四批历史建筑评定宜优先推荐成片区的历史建筑,相应提高单栋历史建筑的评判标准。经多次征求作为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主体的各区政府的意见和业主的保护意愿,并经过向社会公示及多次召开专家评审会,最终将拟推荐第四批历史建筑名单调整为52处。其余除1处建筑属于已公布文物保护单位本体范围,2处合并为1处推荐外,均在后续批次中推荐或纳入传统风貌建筑线索。
记者从“名城委”一位专家处了解到,14日的会议上并没有提交海珠区的任何推荐历史建筑名单,当然也就没有中山大学的6处建筑。该名专家表示:“市国规委在会议上表示,征求意见期间,中大有‘不同意见’,但后来经过沟通和做工作后,中大还是同意了(将6栋建筑推荐为历史建筑),计划在第五批推荐名单中提交审议。”对此,市国规委也表示,中大的6栋建筑将在下一步推荐名单中进行审议。
■相关
专家:历史建筑不应“不想当就不当”
实际上,中大南校区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在1918—1920年作为岭南大学开展校园规划,作为教会学校,规划强调严整轴线的整体布局形式,建设围绕中心“十”字形绿地展开,从此,康乐园建设一直与规划相统一,保留并延续着中轴线的设计。2014年,广东省划定《康乐园早期建筑群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共包括77个文物本体,并划定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共55公顷,占南校区用地范围的45%。2015年不可移动文化遗产普查,确定了历史建筑线索6处。
那么,中大为何会对校内建筑认定为历史建筑持“不同意见”呢?业内专家向记者透露,近年来在历史建筑认定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业主不希望成为历史建筑的情况,“主要是害怕被认定为历史建筑后,限制太多。”据悉,根据相关保护要求,被认定为历史建筑后最大的“护身符”就是不能随意拆除,而在活化利用方面,历史建筑的可操作空间要比文物大得多。
专家同时强调,包括历史建筑在内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公共性,“不应该是你想当就当,不想当就不当的,目前所有的法律法规对历史建筑的认定强调的都是,相关部门牵头普查,经过专家认定,政府批准然后公布。”当然,在现实操作过程中,普查名单出来后还是会征求相关业主的意见。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广州第四批历史建筑名单通过审议
文章链接:https://www.gszr.net.cn/news/4877.html
该作品系作者结合建筑标准规范、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标签:历史建筑
上一篇 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一级资质
下一篇 建筑资质办理条件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